编者按:我们反复收到了一些书信,反复问道已经出版的苗族史歌与苗族古辞类的书籍究竟有哪些?2006年9月16 日,我们曾经以“苗族图书介绍之五”的名义,刊登过一次报道。从时间上看,后来又有一部分书籍出版,但是我们于06年介绍的有关书籍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比较典型。现在重新刊登一次,以供广大网友和读者们参考。

苗族史歌与苗族古辞类的部分书籍图影
解放以来,各地出版的有关书籍,已经有一大批了。不过,已经出版的这些书籍,多半都叫”苗族古歌”,这大概是从叫法最早的贵州叫起的。贵州的同志们从20世纪的50年代叫起,一直叫到现在。看了贵州的同志这么叫了,后来一些出书的人都跟着这么叫了,所以一时间“古歌”满天下了。当然,也有不跟着叫的,根据书的内容来取名字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认为,“古歌”这一名词,似乎概念不够那么准确。它是以时间来判断“古”呢还是以“内容”来判断“古”呢?若是以时间来判断“古”的话,那么从什么时间算起才算“古”?若是以内容来判断“古”,那么什么内容才是“古”?为什么叫“古”而不叫别的跟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呢?从已经出版过的有关书籍来看,这些问题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解释。 笔者认为,从苗族文学或者是从苗族文化的实际内涵来看,说“古歌”不如说“史歌”的好。1998—2003年,我在出版的苗汉文对照版《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一、二两册书里所写的《长长的路长长的歌》(代前言)一文里,曾经说过了下面的一段话:
“苗族史歌是苗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来叙述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风俗习惯的叙事诗。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洪水滔天、人类来源、始祖创业、部落战争、民族战争、民族迁徙、风俗习惯的来源等等。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要提“史歌”而不提“古歌”,那是因为“史歌”这一概念要比“古歌”确切得多,也符合苗族文学的实际情况。……《开天辟地篇》,实为开天辟地史歌;《战争迁徙篇》,实为战争迁徙史歌。《风俗习惯篇》中的有关作品,虽然多为古辞,但在苗语词汇中的“辞”与“歌”是相通的。同时,这些古辞多半与史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实际是风俗史歌。一部分爱情与故事的歌,也具有史歌性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那篇幅庞大而又厚实的《战争迁徙篇》,如果再花些时间和精力加以系统整理,就是一部完美的英雄史诗。”
因此,从苗族的实际出发,本人不赞成再提什么“古歌”,积极主张以“史歌”来代替“古歌”。当然,已经出版过的苗族古歌已经成为历史,它是苗族文化的珍宝之一,仅仅是一个书名的商榷而已,它的内容不可低估,所以也没有必要去挑剔它的什么。我所说的是今后的提法,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文学界或是苗学界以及一般苗族研究工作者,对此都应该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说法。
下面,我们还是书归正传,认真地来向大家介绍一批已经出版过的苗族史歌和苗族古辞的书籍吧。
1、《苗族古歌》——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燕宝整理译注,苗汉文对照,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25印张,620千字,大32开本,分平装与精装两种版本。当时定价为:平装16.00元/本,精装20.00元/本。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含盖面广,很有研究价值的苗族史歌类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2、《苗族史诗》——马学良、今旦译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3年1月出版,单纯汉译文版,10印张,23万字,大32开本,平装。这是一本出版时间比较早的书籍,当时价格只要0.90元/本。这同样是一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苗族史歌类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3、《古老话》——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龙炳文、龙秀祥整理译注,苗汉文对照,岳麓书社于1990年11月出版,15印张,340千字,大32开平装本,当时定价为7.00元/本。这是反映湘西苗族的史歌,“古老话”是直译,以我之见意译应该是“古根”。这是一本有价值的苗族史歌类的书籍,同样值得一读。
4、《中国苗族古歌》——石宗仁翻译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于1991年12月出版,16印张,50万字,单纯汉文版,小32 开本平装,当时定价为8.00元/本。这本书的书名很大,实际是翻译整理的流传于湘西苗族地区的苗族史歌,但是它的价值不小。此书与《古老话》的风格不同,它是从另一风格上系统地翻译整理湘西苗族的史歌,值得一读。
5、《苗族民间叙事长诗·苗族古歌》——夏扬整理,德宏民族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3.1印张,2000行,单纯汉文版,小32开本比较薄,当时定价只要0.50元/本。这是一本根据滇东北苗族民间艺人杨芝等人口述而翻译整理的滇东北苗族地区的苗族史歌类的书籍,值得一读。
6、《西部苗族古歌》——陆兴凤、杨光汉等人编译,云南民族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苗汉文对照版,18.875印张,480千字,小32开本,当时定价为51.00元/本。这是反映滇东北苗族地区的苗族史歌类的书籍,内容比夏扬整理的那一小本丰富多了,值得一读。
7、《四川苗族古歌》——古玉林主编,陶小平等人译整,巴蜀书社于1999年12月出版,分上、中、下三册,52.25印张,1170千字,大32开精装本,当时定价为(全三册):189元/套。这是一套反映四川(主要是川南)苗族的史歌类和古辞类的大部头书籍。其实,它把大量的古辞都包含在古歌里面了,整套三册书的内容比较庞杂:上册为开天辟地和战争迁徙类的史歌,中册为婚姻礼辞,下册为丧葬祭祀歌。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苗族文学和苗族文化的丰富深厚,所以还是很值得一读。
8、《中国苗族文学丛书》中的苗汉文对照版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①、②》、《东部民间文学作品选》、《中部民间文学作品选》四本书中的《开天辟地篇》和《战争迁徙篇》都是苗族史歌类的作品,比较宏大,比较全面,汇集了全国苗语三大方言地区的苗族史歌,取其精华,很值得一读。详见苗青主编,1998年以来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书籍。
9、《苗族理辞》——吴德坤、吴德杰搜集整理翻译,贵州民族出版社于2002年10月出版,32.875印张,830千字,大32开本平装,当年定价为80.00元/本。这是反映黔东南苗族历代相传的苗族长篇理辞,它内容丰富,含盖面广,在所有出版过的苗族理辞书籍中数它最大最全面,很有研究价值的一本书,所以很值得一读。
此外,这里还要特别介绍的是,还有云南省文山州的项保昌、刘德荣、陶永华等人搜集翻译和刘德荣、张鸿鑫、项保昌等人整理的苗族创世史诗《苗族古歌》。这是一部流传于云南文山州和红河州苗族地区的苗族史歌作品。光是汉译文就长达3000多行,内容丰富,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宇宙》,第二章为《人类》,第三章为《农事》,第四章为《婚事》,第五章为《丧葬》。详见文山州民委、文化局、文联合编的1982年6月内部印刷的文山州《民间长诗集》第一集。说到这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有两点:一是这部作品后来未见公开出版过;二是没有看到有苗汉文对照的版本。如果能够公开出版一本苗汉文对照的正式版本,那将是一部十分可观的苗族史歌作品。大家寄希望于文山州的有关领导和广大苗族同胞们,从抢救苗族文化遗产出发,积极努力,将这部有价值的苗族史歌搞成苗汉文对照本,并取好一个恰当的书名,公开出版发行。我们盼望能够及早看到这部苗族史歌的问世。
2006年9月16日